Loading… 国家大剧院十年“磨”一殿_TOM娱乐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国家大剧院十年“磨”一殿
2017-12-22 18:52 信报网   

今天是国家大剧院建院十周年,一场盛大的开放日艺术节即将拉开帷幕。十年前,国家大剧院只是长安街旁一座地标性的建筑,一晃十年,一出出经典大戏火热出炉,一场场精彩演定格瞬间,一个个世界级名家名团蜂拥而至,它每天都在发生着“艺术质变”。十年磨一剑,国家大剧院仅仅用了10年时间就“光速”般的发展成为一座世界级的艺术殿堂。

国家大剧院

“活跃的艺术生产机构”

2007年之前,北京城每年上演的歌剧作品屈指可数,而且大多数是前来做客的西方经典。国家大剧院的出现,一切都改变了。相信大剧院人都不会忘记那个夜晚,2008年3月21日,经过数月打磨的普契尼经典歌剧《图兰朵》终于迎来首演,这是国家大剧院制作的首部世界经典歌剧。这是大剧院的艺术生产的起跑线!大剧院从一开始就把歌剧制作当成艺术生产的主业,明晰的制定了“引进来—联合制作—独立制作”的“三步走”战略。国家大剧院已经成为活跃的艺术生产机构,截至目前共制作歌剧、话剧、京剧、舞剧等表演形式的剧目76部,其中自制歌剧多达58部。特别是近年来推出的歌剧《方志敏》《长征》《金沙江畔》“红军三部曲”更是“一票难求”,不仅体现出观众对极具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优秀文艺作品的需要,更彰显出大剧院铸就文艺高峰的勇气和决心。)十年中,大剧院与威尼斯凤凰歌剧院、帕尔玛皇家歌剧院、马林斯基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等多家世界级艺术机构已联合制作完成多部歌剧剧目,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与赞誉。此外,“两团”“两队”也为大剧院艺术生产平添双翼。2009年成立国家大剧院合唱团,2010年成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11年成立歌剧演员队、2016年成立戏剧演员队,“两团两队”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大剧院的艺术生产。十年来,大剧院的舞台变成了五光十色的万花筒。8700余场商演,平均销售率超过82%,这是演出史上的奇迹。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以及名家大师接踵而来,先后有800多家中外艺术院团登上大剧院的舞台,形成了新春、夏季、秋季三大演出季,并打造了“歌剧节” 、“中国交响乐之春”、“五月音乐节”、“漫步经典音乐会”等多个深受公众喜爱的品牌艺术节。

“青年艺术家摇篮”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有了大剧院歌剧制作平台,不仅吸引了诸如大导演乌戈·德·安纳、海宁·布洛克豪斯以及著名歌唱家多明戈、努奇等世界顶级大腕之外纷至沓来,而和慧、石倚洁、田浩江、孙秀苇等等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歌唱家也纷纷将工作重心移向国内。当然,最重要的是,每年大体量的世界经典歌剧演出特别是原创歌剧的创作,为那些有着歌剧梦的青年歌唱家搭建了一个通向歌剧殿堂的平台与桥梁。薛浩垠、宋元明、周晓琳、王喆、王丽达、韩蓬、王凱、王泽南、关致京、王宏尧、王鹤翔等青年歌唱家也随着这个舞台茁壮成长,其中有很多已经成为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除此以外,至今已经举行了四届的国家大剧院的“青作计划”也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公益项目,每一届都会推出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才俊。其中,杜薇等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已经闻名海内外。大剧院歌剧的大量生产,也促进了幕后制作团队的飞速成长。世界顶级导演亲临指导,最受益的是他们身边“偷师学艺”的年轻人。十年间,青年导演沈亮跟随着大导演、大指挥家学到一身的本领,用她的话说“这个经历比欧美留学强得多。”此外,还有一个明显飞速发展的专业是“舞台监督”。李根实是其中的佼佼者。像他一样年轻却拥有如此丰富经验的“舞台监督”在大剧院至少十来个。

“潜移默化的滴灌工程”

作为资深乐迷,退休工程师王二民每周至少来大剧院看两次演出。因为收入有限,他经常徘徊在大剧院的进口处,等着买便宜的退票或者跟中途早退者“蹭”半场演出看。像王二民这样的古典艺术“老炮”并不多,十年间大剧院实施的“滴灌工程”更是针对着逡巡在古典艺术门槛的大众百姓。“艺术改变生活”,这句话就像基因一样从国家大剧院建院之初就流淌在它的血液中。如今,这已经完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京城百姓最真切的感受。十年来,国家大剧院不忘初心,坚持艺术反哺大众,不仅打造出诸如“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等一系列有创意、有水准、有影响的艺术普及活动品牌,而且还形成了一条贯穿“小学、中学、大学”的青少年艺术普及全链条。截至目前,大剧院共举办公益性演出5600余场,开展艺术普及教育活动近5000场,举办艺术展览341场,近450万人次走进大剧院接受艺术普及教育、感受艺术熏陶。创立古典音乐频道、拍摄高清歌剧电影、举办“国际歌剧电影展”等活动,创新艺术普及形式,拓宽艺术普及群体,将高雅艺术送入了寻常百姓家。古典艺术普及也需要“请进来走出去”,吕思清、陈萨、李云迪等音乐家都是“走出去”的实践者和参与者。

大剧院十年如是说……

在大剧院每天进进出出的工作人员中,有很多工作已经超过了十年。艺术交流部马文杰觉得:“大剧院最大的变化是专业化、职业化越来越强,而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成熟了,专业了,自信了。至于下一个十年,我希望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纷乱浮躁,希望大剧院永远都是保护高雅艺术的一片净土,永远是热爱高雅艺术的观众的心灵家园。”艺术普及教育部王禹维说:“大剧院最大的变化就是,我能感受到一种自信。一种面对同行的自信,一种面对社会的自信。对于未来的十年,我希望辉煌能够延续,希望人才能够留住。观众把大剧院能当做艺术的栖息地。”影视节目制作部的高红说:“十年前,下班晚的时候,走在剧院的廊道与公共空间里,总觉得空空荡荡的。十年后的今天,大剧院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空间,都被时间和观众打磨过了,即便是散场后的时刻,也能深深地享受它静谧与深邃的美,心里是实的。十年间,我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加职业化、专业化了。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我或者会奔忙在大剧院的每一个角落,或者悠闲的喝一杯咖啡,或者欣赏水下廊道的光影,或者在观众群里疯狂的喊出,bravo!”信报记者 张学军

责任编辑: 杨思思 TS002
责任编辑: 杨思思 TS00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