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广告能为长期销售额带来70%增加,
95%的品牌选择在长视频上持续投入预算,
更多成熟品牌和以市场扩张为目标的品牌去年加码长视频投放......
近日,WPP Media发布《2025长视频投放提效白皮书1.0》(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在现今“效率为先”的逻辑下,品牌建设是广告主长期发展的重要解法;而长视频凭借更强大的社会热点制造力、跨周期的长尾效应和潜在消费者的拓展能力,成为品牌塑造的核心抓手。
四重价值全解析,从心智渗透到生态筑基
WPP Media《白皮书》认为,长视频在品牌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辐射认知锚点、情感共振、价值共创、生态筑基四重价值。
认知是消费链路的基础,而长视频正是穿透噪声的“认知锚点”。据《白皮书》数据,内容植入/赞助、硬广在形成认知触点上的TGI分别达到142、136,高于其他媒介触点。凭借完整的内容场域,长视频将品牌转化为用户记忆中的高亮片段。
当用户沉浸于长视频的全景叙事,情绪便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共情,品牌精神更容易在观众的情绪中发酵,形成价值共振。报告显示,消费者对长视频的信任度高于短视频21%、高于社交媒体13%。
情绪发酵又会带动消费者表达意愿增强,长视频广告随之从单向的信息输出,转变为通过多种方式激励观众、使其成为积极的“共创参与者”。无论是剧情引发的讨论,还是价值观激发的认同,都在完成品牌资产的众筹式积累。
由于消费者的分享传播,平台之间的交互更加频繁,长视频自然与其他媒介产生协同效应,在消费链路中释放1+1>2的影响力。比如,长视频内容裂变为社交传播的素材母体、效果广告的协同加速器、IP驱动的内容货架等,构建起「品效销一体」的营销基础设施,为其他渠道带来显著增益。
数据来源:WPP Media《2025长视频投放提效白皮书1.0》中相关案例
三大投放提效难题,优酷自有解法
集多维价值于一体,长视频在品牌塑造中的地位不容小觑。那么,面对投放中的重重难题,品牌如何才能持续提效呢?以优酷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已经给出答案。
难题一:剧综同质化,如何选择优质内容?
当下各大平台不断推陈出新,内容数量与质量双双提升。面对众多长剧和综艺,品牌如何才能做好内容选择题?
制作精良度和契合度是终极标尺——广告主“入股”好口碑、好题材的精品内容,锁定具备更高营销能力的平台,更容易获得超额回报。
上半年,优酷推出多部流量与口碑兼具的大剧,为品牌提供丰富的标的资源:古装题材的《藏海传》一骑绝尘,于8月2日云合集均播放量破5000万,品牌合作超60家;在纯爱中注入现实元素的《难哄》集均播放量全网第三,收官客户数量达到50+;现实主义题材的《蛮好的人生》以云合霸屏榜,与30+品牌携手;《以法之名》连续登上猫眼全网有效播放榜榜首,获得30+品牌青睐。
而在不久前击壤数据发布的《2025年H1剧集广告大盘报告》中,优酷平台自招商客户数量更是位居四大平台之首,再次印证了自身对“为好内容全力以赴”的平台主张的深度践行,以及品牌方的广泛认可。
而在综艺方面,优酷聚焦游戏、潮流类题材,发展剧综联动赛道,如《无限超越班》等,借助经典影视作品再次焕发新的综艺生机。利用综艺广告点位多、内容可定制、植入灵活度高的特点,品牌在自然融入场景的同时成功加深用户印象。以美团团购×《这是我的西游》的合作为例,将整个游戏环节打造为品牌5折团KTV定制的广告场景,植入丝滑不违和,实现了用户体验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难题二:广告效果弱,如何提质增效?
长视频平台存在多种广告形式和点位,其曝光、转化效果各具特点。品牌需综合考量不同投放形式的目标侧重进行“排兵布阵”,制定营销效果最大化投资组合。
在观看场景下,强势曝光和视觉创新资源可以助广告主高频触达用户,强化品牌印象;创意交互类资源则更有利于深化认知、促进转化。优酷与品牌通力合作,不断探索与内容深度融合、互动性更强的广告形式,全方位提升广告效果。以OPPO与《白夜追凶》的合作为例,品牌紧贴高能瞬间,在“被抓的到底是哥哥还是弟弟”的重要时刻融入剧情,号召全民“抓拍”这一名场面,成功激发用户“自来水”。
图:OPPO《白夜追凶》合作广告示意
图:淘宝 拍立淘《难哄》合作广告示意
同时,优质内容IP具备强大的延展力,广告主可以之为圆心,向其他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铺设全域营销计划,充分释放IP价值——比如借IP授权身份、对素材进行二创或复用,或结合IP打造线下沉浸式体验。舒客依托《藏海传》的IP联名,采取双线作战策略,线下利用古风造景和剧情相结合的游戏与用户深度互动,线上放大活动话题热度,成功实现了流量的双向循环增长。
难题三:人群分散多元,如何让投放更精准?
随着广告主对长视频投放精准性的要求持续提升,除了常规的根据目标TA匹配内容外,品牌还能怎么办?答案是:结合人群标签。
优酷拥有强大的人群分层体系和标签运营能力,帮助品牌提高营销精准度。依托用户文娱内容偏好、观影行为、场景洞察等,平台推出「 文娱特色营销人群 」,划分为通勤发条人、高糖嗑学家等「7大内容偏好人群」以及早鸟开荒团、刷片特种兵等「4大行为偏好人群」,为品牌提供科学的人群运营依据。
以某3C品牌的实践为例,优酷分析不同人群画像的消费习惯、兴趣偏好及TGI指数等,围绕基础信息、消费兴趣、文娱偏好等方面,为品牌制定针对性的拓客营销策略,实现了广告精准投放与品牌有效触达。
此外,品牌还需关注长视频平台的人群运营能力,提升人群资产价值。优酷背靠阿里生态,曝光后人群可沉淀、可运营,进而形成定制化的人群包并在电商内运营;同时基于人群洞察进行二次投放和分层运营,达成广告人群和电商人群的交互沉淀,迭代投放闭环。
认清长视频价值、确定长视频营销难题的应对策略之后,不同类型的广告主如何制定营销计划呢?《白皮书》中为处于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的不同品牌提供了针对性的投放建议,给广告主的媒介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在这个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长视频以独特的叙事深度和情感穿透力,重塑着品牌与消费者的对话方式。广告主应充分认识到长视频与众不同的优势,通过精选内容、创新形式、精准投放和长短结合的策略,讲述更动人的故事,触达更精准的用户,实现更高效的营销转化。优酷也将持续加码优质内容、创新营销产品,助力品牌绽放长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