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一路走高,沈腾领衔主演电影《独行月球》中涉及的宇宙科学相关话题也引发讨论。片中的“月盾计划”是否可在未来成真?人类距离“独行月球”还有多远?听物理学专家为你科普其中奥秘。
8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受邀做客电影频道《今日影评》节目,专业分析电影《独行月球》科幻设定的可能性,为广大观众朋友揭秘科幻电影故事设定之谜。
《今日影评》“快问快答”时间,陈征对观众关心的《独行月球》问题给出直接解答:人类可以在月球上生存,地球上手电筒照出的光不太可能在月球上被看到,理论上存在陨石撞地球的可能性,用核弹去除小行星的“月盾计划”很困难,几十年内就能有常住的月球基地。
《独行月球》是一部合格的科幻电影吗?面对《今日影评》抛出的问题,陈征直言影片是一部不错的科幻电影。在他看来,科幻电影不是科教片,不能严格按照科学逻辑去套每一个细节,否则无法推进剧情、展现画面细节。而对于片中天马行空的想象,陈征也向《今日影评》指出,科学与文化艺术融合的科幻电影,其融合的过程一定意味着妥协,科学研究也是先天马行空、再脚踏实地,如《流浪地球》等科幻电影中的强设定也是如此。
对于物理学上“不正确”的手电光照月球场景,做客《今日影评》的陈征坦言这是一种“定型正确”,即虽然地球上发光只要足够多,月球多多少少能看到一点,但做到识别文字是困难的。以电影《火星救援》为例,他继续指出,种土豆舱缺口用塑料膜堵住这一设定,在大气密度约是地球1%的火星上而言,风是没有威力的,根本无需考虑火星风暴将其吹翻这种事情,需要考虑的只有可能影响能源的灰尘问题,“但是从画面的角度讲,没有这样的浮沉,你也不会有紧张感,所以这种时候做必要的妥协,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独行月球》中经得起推敲的部分,陈征也在《今日影评》现场重点提点而出。在他看来,精彩的开月球车追日逆向而行的过程,其中的数据经自己计算是符合科学运算的,而片中如月球车引擎应发出电动机声音而非内燃机轰鸣、地球上星环的最终呈现,也是经过包括他在内的科学顾问提点后修改而成。“我其实最希望的是科幻电影更加地工业化,有更细的分工,让我们科学家来多给大家提供素材,让讲故事的人利用这些素材去讲故事。”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晚19:45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周一至周日黄金时间,点亮你每一个光影之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