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临近,学生客群出游需求增加,如何给广大学子提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寓教于游、知行合一的暑假研学旅行线路产品?
近年来,研学旅行在河南快速发展,教育与旅游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不仅有助于盘活文旅资源,让各大景区焕发活力,对学生更是一次成长之旅。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后,河南研学旅行迎来发展良机。
自然和社会成为课堂
当一次红旗渠讲解员、看一场红旗渠电影、推一把独轮车、抡一回开山锤、抬一次太行石、看一场“凌空除险”表演、学唱一首红旗渠歌曲……在河南安阳林州的红旗渠风景区,这些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再现历史、触摸历史、穿越历史、对话历史,让学生在行走中阅读历史、在体验中感受精神、在快乐中完成教育,深切体会红旗渠精神内涵。
20世纪60年代,10万开山者历时10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红旗渠的建成不仅使林县(今林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这一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红旗渠风景区作为国内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慕名来此参观学习的单位和个人数不胜数。近年,红旗渠风景区依托独有的石工建筑、精神价值和太行山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观等资源优势,结合素质教育的规划要求,针对全国中小学生,致力打造中国青少年红旗渠研学之旅精品研学旅行项目。
绿色的风光、红色的课堂,红旗渠这座屹立在太行山的精神丰碑,正成为研学旅行的圣地。特别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成为“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后,红旗渠风景区成为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红旗渠研学之旅作为一种新的体验方式,成为对外研究和学习的范例。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真正含义。身临其境,深受震撼,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红旗渠精神能够薪火相传。我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旗渠精神。”参加学校组织的红旗渠研学旅行活动后,来自郑州的学员陈雨燕动情地说。
如今,林州市红旗渠精神研学营地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联动红旗渠、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羑里城、岳飞庙等周边资源,实现全域研学旅行。目前,营地与安徽工程大学合作研发了200余节研学旅行精品课程,建设有营地产业博士工作站,形成了“旅游+场景+教育”研学旅行模式,已成为全国较好的研学旅行营地之一。
除了红旗渠,郑州的少林寺、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同样迎来了研学旅行的热潮。在这里,孩子们在“游”和“乐”的过程中体验不一样的文化,旅程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在郑州、洛阳、开封等地,河南引进全国头部研学企业,带动研学发展,已在河南各地结出累累硕果。而这只是河南打造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研学旅行工程的缩影。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会议对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研学旅行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方式之一。2019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聚焦一条线(黄河),突破两座城(开封、洛阳),点亮几颗星”的总体思路,列出专项资金,以“营地+课程”的形式,打造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研学旅行工程。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介绍,近年来,上海乐其、上海东方绿舟、北京启行等专业研学旅行机构,纷纷入驻河南。这些专业机构与隋唐洛阳城、开封铁塔、红旗渠、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合作,打造了一批研学旅行营地和精品课程。
截至2020年年底,河南省共有研学旅行营地17个、基地207个、课程2789节、从业人员5491人、研学导师941人,还有全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136个、河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55个及河南省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30节、特色课程20节、精品线路4条,2020年接待研学旅行308万人次,收入近16亿元。朱仙镇启封故园研学营地、洛阳市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林州红旗渠精神营地、新县大别山露营公园、鹿邑县老子学院研学营地、少林寺武术馆研学营地、尉氏县枣朱村乡村劳动主体研学营地等一批研学旅行营地投入建设和运营,河南省研学旅行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上海乐其教育集团是河南引进的第一个研学集团。自2020年4月进入河南以来,乐其实地考察了近10个城市约120个景区和基地,就适合开展研学旅行的景区或基地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紧紧围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的总体目标,在开封、洛阳、登封、周口等城市确定了首批20个可以先期落地的研学开发项目。
这些项目在研学主题上以“黄河文化”为中心,以“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国防教育”“农耕文化”“劳动教育”等为主线,挖掘和提炼基地资源特色及知识点,强化落地项目的定位主题。
打造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区
“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研学旅行的重要性。”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燕在参加2021年河南研学旅行大会时强调,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国育才。
王晓燕说,目前,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短板就在于学生的实践教育。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但是现在,校外活动场所不足,教育载体缺乏,没有形成育人全链条。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目的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目前,旅游方面非常重视研学,但仍有将近一半的学校还停留于迟疑、观望的态度。”王晓燕认为,这其中有安全和资金的考虑,但最为关键的是目前旅游方面所开发出来的课程还没有与中小学生的课程结合起来。这是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
此外,有专家表示,研学旅行存在参与主体了解程度低、准入门槛低、缺乏相应标准、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专家建议,要注重宣传,增强学生对研学旅行活动的认知度;多方互动,重视研学旅行产品质量;加强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加强过程监督。
据介绍,在河南各地正在形成发展研学的良好氛围。开封市投入1.27亿元,洛阳市投入近亿元,重点打造了研学旅行营地、基地和课程。林州市出台《林州市关于大力发展研学事业,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专项政策。新县坚持红色引领,成立了新县研学旅行工作推进委员会和研学旅行协会,制定了《新县关于加快推进研学旅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出台了《新县研学旅行管理暂行办法》,持续加大财政预算投入,出台土地优先支持政策。
“我们要把老家河南作为实验田、研发地,把老家河南建成全国的研学旅行示范区。”姜继鼎表示,2021年,河南省继续引进国内知名研学机构进驻河南,引导其强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和基地运营,在更高层面上推动河南省研学旅行发展;联合河南省教育厅,评选命名一批研学旅行基地和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示范带动全省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和课程开发;组织河南省首届国际研学交流与设计大赛;对研学团队、营地、精品课程进行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