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3至4年时间是处于记起或遗忘的残酷中间线,因为常能看见许多事物都将它作为考量期限,有的热捧之后就过期了,有的却能被人视若珍藏,反复拾起品味。今天想提到的一首作品就属于后者,它的初创作者木心先生已离世近7年,时间却从未将他与他的作品掉色分毫,《从前慢》是木心先生的诗歌集作品《云雀叫了一整天》中的一篇短诗,它最初被写下的时间已无法追溯到了,只知道当初出书的时候,《从前慢》与其他诸多手稿堆在一起,上面没有标注任何日期,或许连木心先生本人也没能意想到,这首诗会被大家如此挂念着。
最早,《从前慢》是作为一首情诗而被人传颂的,从贴吧到微博到成为许多人的签名收藏,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诗词中那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读到的人不管懂或不懂其中语言蕴含的文学滋味,便被诗中纯粹又单纯的“从前慢”深深吸引和记住,成为了他们心中对爱情向往与怀念的象征。
古诗之所以讲究平仄押韵,是便于在朗诵或咏唱时,能有铿锵和谐美感,木心先生认为现代诗并不适合朗读,所以他的作品中用字风格也更自然清淡,近乎口语散文,以至于许多人阅读之后,会产生一种“似乎没什么意思,又发觉有点什么意思”的有趣感觉。《从前慢》也是如此,流淌着缓缓的干净与朴素,乍一看通篇好像没有刻意对仗,默读几番后便能察觉,字句间自带着韵律节奏,这一处玄机被歌手刘胡轶发觉到了,2015年,刘胡轶为《从前慢》作曲并在《中国好歌曲》中演唱,歌词非但没有显得强扭突兀,还让这首诗在人声与曲调的配合下,更拨弄人心,之后此作品入选央视春晚,由刘欢演唱,被广为熟知传唱。自那之后,《从前慢》成为了一首“能阅读的歌曲”。
一首流行歌能让长辈们与年轻人同时被触动,几率着实难得,《从前慢》算是其中一例,被它打动的人跨越了不同的年龄阶段,当读者、听众圈迅速扩大,网络上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曲风的改编版本也越来越繁集,例如衣湿乐队、叶炫清、叶丽仪、彩虹合唱团都以各自的风格演绎出了不同韵味的《从前慢》,人们认为诗中表达的意义包括但不再局限于爱情。
网友@The_Penguins:“刘胡轶的这个最初版,清淡从容,娓娓道来,就像是经历过了这一切以后再如同诉说一般发自心底里的歌唱,这个版本也许不够完整不够精美,但是却是最符合这个词的版本。”
网友@strawharry_bubblegum: “喜欢这种淡淡的声音,让人沉下心的旋律。”
网友@我的一个小道友 : “每次我看到那句你锁了,人家就懂了就会觉得很温暖很好笑,但是好像身边没有人能get到我的点。总之,真的是永远会珍藏在歌单里的一首歌,喜欢这种静静的时光里的静静的歌,虽然我不太会做饭,但是现在一个人住着,想想锅里咕嘟咕嘟蒸腾的水和看着的剧就会有种很满足很幸福的感觉。”
——摘取自《从前慢》歌曲网络热评
出生于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诚恳年代的人,慢慢回忆起了从前过往,对原本就习惯了快节奏都市的人来说,他们又以什么样心情在唱着《从前慢》?人们习惯在自我矛盾中找乐趣,或许他们喜欢的“慢”,不在于时间或年代,在对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
当年夜饭变得更丰盛可口了,却说年味变淡了;再远的地方行程坐几小时就能到了,却感到人与人的距离变远了;在冬天才想起夏日的温暖可爱,现在的人思念从前的慢。聊天框里几秒回应的短信抵不过那封数月才能收到的信纸,或许正是现在的生活条件给得太好太完美了,反倒让人感觉无趣了。因快生活而被忽略掉的事情,现在通过《从前慢》慢慢传送了回来,他们便是一群明知生活是无法倒回的,依然愿意傻傻的被“从前的慢”所触动的一群人。
不管是喜欢《从前慢》哪种版本的人,他们确实都有着某些相同特质。以最真挚的感情,醉心于人心之间从前 “说一句是一句”的温暖,也明白要爱一个人,时间是唯一不能省略、不能快进的东西。当遇到在乎得足以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与真心去做的事,当遇到愿意花一辈子去慢慢的心动的人,那一刻,每个人都心之所向,明了为什么《从前慢》中的日色阳光慢的舒服,车马、邮件也变得慢的有道理。
词中写的从前,已是得不到也回不去的事实,但仍有这样一群人仍然执着的希望去触及和感受它。今年12月21日,为木心美术馆开馆三周年暨木心先生逝世七周年之际,那些曾为《从前慢》精心改编的演唱者们,将在木心先生的故乡乌镇,乌镇大剧院里上演一场“他们都唱从前慢”纪念演唱会,由陈向宏先生、陈丹青先生作为发起者,由歌手刘胡轶策划,谭维维、叶炫清、叶丽仪(视频)、衣湿乐队、彩虹合唱团等倾情演出,期间也将邀请木心先生音乐遗稿的整理、编创者高平先生,给观众带来最新编写的木心乐曲。。“他们都唱从前慢”纪念演唱会相关信息可前往木心美术馆官方微信平台查询,票务信息可前往大麦网查询。